沉痛悼念钮济昌先生

交流

【沉痛悼念钮济昌先生】撰文:辛台老人(钮维能)

昨天接到堂妹钮伊伦电话,告诉我堂叔钮济昌先生因病于2016年5月8日去世,享年95岁,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

堂叔钮因熾号济昌生于1921年4月2日,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机电系。1949年5月参加华东局军事管制委员会担任联络员,参加接管江南造船所,于1981年光荣离休。历任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机关及系统的股长、处长、副厂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副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科委柴油机组副组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荣誉理事。是我们钮氏家族中的一位人才。也是《吴兴钮氏西支家谱》1996年续修谱编辑组成员,第一届钮氏文化研讨会筹备组成员,2013年新家谱编辑组顾问。

家谱档案

我国具有悠久的家谱档案研究传统,春秋时左丘明著《春秋左氏传》,大量采用当时公卿贵族如鲁国三孙、晋国六卿等家族的家谱档案资料,成为家谱档案利用研究的篙矢。汉代司马迁编撰《史记》,更是大量采用家谱档案,使家谱档案利用研究正式起步。晋代贾弼撰《姓氏簿状》,这是第一本家谱档案研究专著,家谱档案研究利用趋于成熟。南北朝王僧儒继承发挥贾弼研究成果,编撰《十八州谱》,家谱档案研究利用达到鼎盛。唐太宗、武则天撰《姓氏录》、《氏族志》,林宝撰《元和姓纂》,家谱档案研究虽在发展,但水平没有太大突破。宋代郑樵撰《通志•氏族略》,收录百余部家谱,延续了家谱档案研究的传统。明清时代,虽然私家编撰家谱风气很盛,但家谱档案研究已经接近尾声。

“五四”运动以来,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利用开发家谱档案,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呼声,著名学者潘光旦、杨殿询适应时代要求,对家谱档案经过科学推理分析,发表大量有关家谱档案研究著作、论文,初步完成家谱档案研究从古典到现代、从手工到科学的转变。可惜此后家谱档案研究陷于停顿,具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稀少,面对这种严峻形势,作为现代档案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

根据家谱自身状况和相互关系,进行全面完整系统整理,可以发现家谱档案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