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钮氏状元——钮福保专栏之四

同僚好友及历史对钮福保之评价

钮因林

    一、同僚评价

    福保之同僚好友、莫逆之交(系同榜举人、同榜进士)钱振伦、吴存义,及与福保同朝为官的曾国藩于福保故世后不久分别或在祭文或作传或遗像撰文中写了对福保其人的评价,都赞扬和肯定福保之为人,这里我只摘录少量文字可见一斑(其中标点符号系笔者所加)。

    钱振伦(国子监司业)于咸丰四年(1854年)所作祭文中云:“......相期岁寒,不改其色。君承家诫,养德于宽,节衣缩食......君於理财,综析微茫,胡事勤俭,而产不穰;君於医学,妙阐歧黄,何精啬养,而算不长;卅年读书,始忘二字,人重科名,岂在高位......”

    吴存义( 礼部左侍郎)于同治七年(1868年)所作传中云:“江左江右,迭掌文衡,视学粤西,广被文化......虽然公尝谓读书三十年始忘功名二字,公固淡於仕进者也......
曾国藩(18111872年,曾任礼、兵、户部侍郎注,1852年母丧回籍组织湘军)于咸丰五年(1855年)撰文“松泉公(即福保)像赞”中云:“大江左右,炳蔚文章,才搜珊纲,智握珠囊,桂林视学,化被蛮荒.....戎兴草莽,策卫梓桑,卓绝一疏,骨鲠轩昂,明珠敛采,神剑韬芒,林泉乞养,宝贵淡忘,画宗董巨,术阐岐黄,德行是式,礼教为防,惟孝惟友,肯构肯堂。”

注:侍郎——属文散官职, 侍候天子的郎官

   二、历史评说

   现手头有以下有关钮福保的传记或名录,转载如下:

   1、摘自同治版《湖州府志》人物传

    钮福保,字右申,号松泉,乌程(现为湖州市——笔者注,下同)人。父芳鼎乐善好施,精疡医,有就诊者并赠以药,为乡里所敬服。福保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殿试一甲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旋充江南江西乡试(1839,1840),主考官提督,广西学政(1840-1842),乙巳(1845)、丁未(1847)充会试考官、屡典文衡,皆以得士称,官至詹事府少詹事。性鲠直,不设城府,无阿谀伪诡之举,时称端人。(文中标点系笔者所加)

2、摘自《中国状元名录》

   湖州状元钮福保,于道光十八年(1838)赴京应试,会试中进士后,殿试中又力拔头筹,撰变一甲一名,成为湖州历史上的最后一名状元,时年34岁。福保入仕后,颇得道光皇帝的提拔和重用,咸丰帝对他也“礼尊而肃”成为德高望重的“诸王老师”。

3、摘自山东美术出版社的《中国状元全传》刘一著)

   钮福保,字右申,号松泉,浙江乌程人(今浙江吴兴),幼聪睿,博学多才,赋诗作文,写字绘画,样样都很有水平,告别是他的小楷极佳。科举考试必须用楷书答卷,钮福保出类拔萃的楷书为他参加科场角逐提供了有利条件

   道光十八年(1838)三月,钮福保赴京参加“戊戌”科会试。会试分三场,分别于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三场考试下来,钮福保榜上有名。不过,第一名会元的桂冠却被新城(今河北定兴东南)人王振纲夺得,四月二十一日,钮福保与其他通过会试的人在保和殿进行最后的角逐。殿试一概不黜落,仅排定名次的先后。四月二十一日的殿试进行了一天。二十二、二十三两天,担任评卷的“读卷官”8人评阅考卷,他们挑出10分(份)最佳的卷子,排定第一至第十的名次。二十四日晨,道光皇帝听“试(读)卷官”读讲前10名的卷子,钦定钮福保为第一甲第一名。钮福保成为清朝开国以来第八十四名状元。而那会试第一名王振纲仅列第二甲第七十五名,“戊戌”科进士共194人,后来出了几位名人。如曾国藩,他名列第三甲第四十二名。钮福保中状元后,依照惯例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累官至詹事府副长官——少詹事。钮福保性格坦诚,为官刚直,为士大夫所称道。

4、 摘自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文状元》

钮福保(1805-1854),榜名福保。字右申,号松泉。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

清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科进士第一人。

钮福保自小聪明,博闻强记。十岁能背诵经籍。十四岁考取秀才。

钮福保获取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道光十九年,钮福保出任江南乡试副主考官。道光二十年,钮福保出任江西乡试副主考官。后转任广西学政。道光二十五年、二十七年,钮福保两次任会试同考官,能够秉正审卷、公允取士。历任中允官至詹事府少詹事。钮福保“屡典文衡,皆以得士称”。在朝为官,一生之中以主持试事为其主要业绩。他多次出任典试官,以公平选拔,以真取士,著称于世。

钮福保的父亲精于医道,乐善好施,为钮福保树立榜样。钮福保待人真诚,亲朋好友关系融洽。他性格坦诚,为官刚直,不设城府,深为同僚士大夫所赞赏。钮福保同族兄弟同辈中考中进士、举人的很多,为时人称道。

钮福保博学多才,善长书画。他的书法以小楷见长。他的文章也属上称(乘)。

此科出了几位名人。其中有三甲第四十二名曾国藩。

……

5、另,在吴兴钮氏西支家谱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原古文,标点系笔者所加,分段不定正确)“……而寇乱(指太平天国起义,当时的称呼——笔者注,下同)愈炽,岁庚申贼(太平军队)扰江浙,壬戌(指1862年)同治改元,湖城陷,赵忠节公景贤殉焉,向使天假之年而公(指福保)尚在庶与赵公练兵助饷相助为理或幸而得回天之劫正未可知即不幸而遇劫,与忠节效命,危城同归于尽亦未可,知此岂其天数耶?然事有足异者,方贼之陷湖城也,公长子(指承筠)困于贼悬诸树几殆矣,忽一酋(太平军一头领)至,呼曰:此善人,趣释之,竟免难,此岂非积善之报耶?……”

这段事说的就是,在19世纪初(即我钮氏西支家族第十世、十一世时)当时我钮家族正人丁兴旺,但至19世纪中,即1862年太平军攻占湖州时仅钮氏西支家族庄敬、诚敬(吴兴西支始祖七世树槐公之瑜之孙)以下(涉及福、承、家泽等四代)子孙妇女被杀、被埋或流落他方而生死不明者达140余人之多(要不是幸亏福保生前曾在广西为官数年,能洞察民情,受人敬仰,被称之为“善人”,因而尚有幸免于难者,这岂不是善有善报?否则遭殃的会更不计其数,整个当时在吴兴的钮氏家族会遭受灭顶之灾,而这世上也不会有笔者的存在了)。

   (本文摘自作者2008年所著“族史溯源与沿革”,所注为作者所加。)